明代倭寇犯华史略
作者:吴重翰著
出版时间:1939.0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164
《明代倭寇犯华史略》由吴重翰著,系统梳理了明代倭寇侵华的历史脉络。
明代以前,倭与中国交流已久,自光武帝时便有往来,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元等时期,双方在朝贡、文化交流、贸易等方面联系不断,但其间也不乏摩擦与冲突,如元代曾对日本用兵。
明初,倭寇开始频繁侵扰沿海,洪武年间已在沿海多地肆虐,朝廷采取了诸如加强海防、责令日本国王约束等措施应对。永乐至宣德时期,倭寇虽仍有进犯,但规模相对较小,朝廷持续强化海防建设与外交手段。
嘉靖年间,倭寇祸患达到顶峰。在江浙地区,先是因日本国内争贡引发混乱,继而沿海奸商与倭寇勾结,致使倭患加剧。如嘉靖三十二年起,倭寇大肆侵扰,烧杀抢掠,范围波及江浙沿海数千里,众多城镇如台州、松江、嘉兴等饱受其害,官兵与之多次激战,虽有戚继光等将领奋力抵抗取得胜利,但倭患仍持续数年,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在闽粤地区,洪武二年就有倭寇侵犯福建,此后虽时有侵扰,但嘉靖之前危害相对较轻。嘉靖后期,随着江浙倭患被打压,倭寇主力转移至闽粤,潮州、泉州、漳州等地频繁遭袭,当地军民奋起抵抗,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也率部支援,历经多次战役,最终在万历年间基本平息了倭患。
本书还深入剖析了倭寇的组成、民风以及明代海防的得失,为研究明代海防史、对外关系及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清晰展现了明代抵御倭寇的艰难历程与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