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艺研究


作者:杨荫深编著

出版时间:1946

出版社:世界书局

页数:104

相关书籍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单刊甲种之十四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下
广东歌谣
相声传统作品选
相声大观 第1集
方言文学 第1辑
东北民间歌曲选
两汉州制考 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抽印本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8集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天文年历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

简介

《中国游艺研究》由杨荫深著,是一部系统探究中国传统游艺的学术著作。

在杂技方面,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如蹴鞠,起源古老,历经各代发展,其比赛规则与参与方式不断演变,从宫廷到民间均广受欢迎;角抵相扑,不仅是力量的较量,在历史发展中融入了表演元素,在民间也颇为流行;鱼龙蔓延,融合了舞蹈与杂技技巧,表演形式独特;上竿走索,对艺人技艺要求极高,在不同朝代都有精彩呈现;还有手技、幻术等,手技包括剑舞、丸铃等表演,幻术如吞刀、吐火等,这些节目或源自本土,或吸收外来元素,充满奇幻色彩,展现了古代艺人的高超技艺与创造力。

棋类部分,对围棋和象棋进行了深入剖析。围棋历史久远,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历经多朝变革,棋盘规制从早期到现代逐渐定型,在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棋手与棋谱。象棋则起源于唐代,在宋代基本形成现代格局,有多种流派与行棋风格,如“七国象戏”等,各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成为民间常见的益智娱乐活动。

博弈类中,详细介绍了多种博戏。如六博,是早期重要博戏,其规则复杂,棋子与棋盘设置独特;樗蒲五木,玩法别具一格;双陆与长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特点与玩法变化;骰子彩选,与其他博戏关联紧密,且不断演变;宣和牌,由宋徽宗时期创制,衍生出多种玩法与牌型组合;还有马吊牌、默和牌等纸牌游戏,它们在明清时期盛行,规则各有差异,如马吊牌的牌面设计与计分方式独特,默和牌在其基础上又有发展,反映了博戏的传承与创新,这些博戏在不同历史阶段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也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