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古义
作者:杨树达集解
出版时间:1934.0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323
《论语古义》是杨树达先生对《论语》进行深入考据与阐释的学术著作。全书共分七卷,以汉代经学文献为基础,广泛征引《史记》《汉书》《白虎通》等典籍,系统梳理了《论语》各篇章的古义源流。
本书开篇通过《汉书·艺文志》界定《论语》性质,指出其为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之记录。在具体阐释中,作者注重字义训诂与思想阐发相结合。如释"学而时习之"引《白虎通》说明"朋友自远方来"蕴含的师友之道;解"为政以德"章则综合《史记》《汉书》揭示儒家德治思想的政治实践意义。
杨先生特别关注礼制与伦理的考证。在"八佾"篇中,通过《韩诗外传》《白虎通》详考古代乐舞制度,指出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实质;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时,引《汉书》相关记载阐明孝道的实践要求。书中还注重思想脉络的梳理,如"雍也"篇通过对比《史记》《盐铁论》等文献,系统阐释了儒家"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伦理观。
该书以扎实的文献功底和严谨的考据方法,既揭示了《论语》文本的原始含义,又展现了汉代经学阐释的特点,为理解儒家经典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杨树达先生通过钩沉古义,使读者得以窥见《论语》在汉代思想语境中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