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社会哲学
作者:罗运炎著
出版时间:1926
出版社:美以美书报部
页数:180
《孔子社会哲学》一书由罗运炎撰写,于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出版。该书旨在深入探讨孔子的社会哲学思想,强调孔子学说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孔子的学说不仅是东方文化的核心,也是与西方文化相接触和融合的关键。
书中首先指出,孔子学说的研究对于东方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孔子学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道德、礼教和文物中占据重要地位。作者通过错综复杂的文献研究,提炼出孔子的精义,以便读者能够掌握其核心思想。孔子学说被认为是实际而非幻想的,孔子主张进化论,认为社会应从据乱时期逐步进化至小康、昇平和大同。
书中还探讨了孔子学说的基础,即“道”。孔子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形而上的道,是生物之本;气则是形而下之器,是生物之具。理与气不可分割,理存于气之中,气顺从理而动。孔子强调,人的本心即是天性,人皆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天赋予的。
书中还提到,孔子的理想社会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有其实际可寻的基础。孔子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者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状态。书中通过对孔子学说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