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论


作者:(日)青木正儿著;王俊瑜译

出版时间:1933

出版社:人文书店

页数:159

相关书籍

中国古代文艺论史
现代美国文艺思潮 下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一册
中国文艺思潮史略
梁思永考古论文集
中国文艺思潮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
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
中国文艺论战
中国古代社会史

简介

《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论》由青木正儿原著,王青瑜译,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文艺思潮的发展演变,剖析不同时期文艺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本书开篇点明中国文化受儒家和道家思想主导,且地域与时代因素对文艺思潮影响深远。原始文艺思潮部分,从古代文字构成入手,解读美、文、歌等观念的起源,如“美”与味觉相关,后衍生出美的含义 。通过研究“诗”“书”“舞”,揭示当时文学、音乐、美术思想的状况,如周代文学与音乐紧密相连,美术上对色彩和图案有独特理解 。

儒家文艺思潮方面,孔子重视诗教,将其作为道德教育和政治考量的工具,后来儒家对诗的解读多附会道义 。在乐教上,孔子推崇古乐,认为其可教化人心,与政治紧密相关,而墨子则反对儒家的乐论,认为音乐耗费民力 。此外,儒家对工 艺也有一定见解,强调材美、工巧等要素 。

道家文艺思潮中,其虚无思想影响后世对文艺的审美,主张超越美丑,回归自然 。神仙思想为浪漫小说提供了素材,促进了小说的发展 。道家还对儒家文艺思想进行批判,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同时,道家的出世主义使人们亲近自然,推动了山水文学和山水画的兴起。

总体而言,本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艺思潮的梳理,展现了不同思想流派在文艺领域的碰撞与发展,为研究中国古代文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