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通论
作者:(清)皮锡瑞著
出版时间:192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369
《经学通论》是清代学者皮锡瑞所著的一部经学著作,全书分为四册,分别论述《易经》、《尚书》、《诗经》和《春秋》四部经典。该书以考据学为基础,对经学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册《易经》部分,详细讨论了《易经》的起源、演变及各家学说。作者认为《易经》最初由伏羲画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以阐释其义。书中对汉宋诸家的易学观点进行了比较,指出汉儒重象数,宋儒重义理,各有所长。
第二册《尚书》部分,重点辨析了今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作者认为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九篇最为可信,而东晋出现的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书中还对《尚书》各篇大义进行了阐发,强调其为治国安邦的重要经典。
第三册《诗经》部分,探讨了《诗经》的编订、传授及各家注释。作者认为《诗经》经过孔子删定,具有教化功能。书中对毛诗与三家诗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指出研究《诗经》应当注重其政治教化意义。
第四册《春秋》部分,论述了《春秋》的微言大义。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寓褒贬于记事之中,具有"正名分"的政治功能。书中对三传的优劣进行了评析,强调《公羊传》最能体现孔子本意。
该书体例严谨,论证翔实,是研究中国传统经学的重要参考著作。作者既尊重汉学传统,又吸收宋学精华,体现了清代学术的特色。全书语言简洁明了,对经学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