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两家关系论


作者:(日)津田左右吉著;李继煌译

出版时间:1926.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95

相关书籍

儒道两家关系论 国难后第2版
儒道两家关系论
儒将修养论 一名,为人之道与为将之道
道教史概论
儒墨道法兵各家学说之综合观
两汉与西域关系史
两汉州制考 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抽印本
鲁迅论中国美术遗产
戏剧论选
中国新文学大系

简介

《儒道两家关系论》由日本津田左右吉著、李耀煌编译,是一部深入探究儒道两家思想关系的学术著作。

中国儒道两家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本书聚焦于此,深入剖析。从经典文献入手,研究儒道两家代表人物孔子与老子,及其著作《论语》与《老子》(《道德经》)。书中指出,在先秦时期,儒家与道家虽被视为对立流派,但实际情况较为复杂。

《老子》中的思想,如对“道”和“教”的阐释,以及对圣人、仁义等概念的看法,与儒家存在诸多关联。其对儒家某些观念的反抗,反映出当时思想界的多元与碰撞。例如,“大道废,有仁义”体现了对儒家仁义观念的反思,认为仁义的出现可能是道德衰落的表现,这种思想是在儒家思想盛行且将仁义高度推崇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道家思想发展过程中,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思想。庄子的思想在很多方面与老子一脉相承,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如在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上更加豁达、超脱。而儒家方面,孟子强调性善论,将仁义视为人性本具,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仁义是后天人为制定的规范,二者虽观点不同,但都在儒家思想框架内对道德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且与道家思想形成对比与互动。

本书通过对儒道两家思想的细致分析,揭示了两家在哲学观念、政治主张、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异同与相互影响,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的内涵、发展脉络以及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对研究中国哲学和文化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