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地理
作者:陈正祥编著
出版时间:1947.05
出版社:正中书局
页数:92
《海南岛地理》一书由陈祥正撰写,详细介绍了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气候、人口、农业、工业及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书中首先指出海南岛与台湾是我国两大岛屿,地理位置重要,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海南岛位于广东省西南海中,北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距离不过二十二公里。海南岛的形状呈椭圆形,东西最长约三百公里,南北最宽约一百八十公里,面积约为三万二千九百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书中详细描述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指出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主要河流自中部山地辐射而出。五指山是海南岛的中部山脉,海拔约一千三百五十米,地形受其影响,中部高而四周低。海南岛的气候属于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温度较高,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二十度以上,夏季各月平均温度均在二十九度左右。岛上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在千毫米至五千毫米之间。
书中还提到海南岛的人口约二百三十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七十二人。人口分布以东北各县较为密集,中部山地则较少。海南岛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开发落后,目前耕种土地不足可耕地的一半。稻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年产量约一百万公担,蔗糖为主要经济作物,年产量约二十万公担。海南岛的森林资源丰富,但实际森林面积仅占山林面积的十分之一。工业方面,海南岛的工业较为落后,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贸易方面,海南岛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二千余万,主要进口煤油、棉纱、食米等,出口赤糖、鱼介、牛猪、盐及椰子等。海口是海南岛的最大都市,也是交通和经济中心。书中还介绍了海南岛的海岸线和主要港口,如榆林港、清澜港等,这些港口在国防和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