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室稽古录


作者:罗福颐著

出版时间:1947

出版社:私立岭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室

页数:114

相关书籍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 上
敦煌石室夏蹟录 下
敦煌石室夏蹟录 上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 下
敦煌石室夏蹟录 中
敦煌石室遗书三种
敦煌古籍叙录
敦煌石室记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
敦煌石室碎金

简介

《敦煌石室稽古录》由罗福颐所著,系统梳理了敦煌石室相关的历史、发现、文物外流及研究等情况,是了解敦煌学发展脉络的重要著作。

敦煌县历史悠久,其地在古代为西戎地,历经多个朝代的沿革变迁,是交通和文化的重要枢纽。敦煌石窟始建于符秦建元二年,经沙门乐僔、法良师等不断营建,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宝库,至唐五代宋元时期佛龛数量持续增加。

清光绪二十五年或二十六年,道士王元箓在修理洞庙时发现石室卷轴,内藏丰富的碑版经像。英国斯坦因于 1907 年、1914 年先后两次从王道士手中购走大量古卷轴、佛画等文物,其获取过程充满心机,先以金钱诱惑、捐赠名义等手段,使王道士同意其带走文物。法国伯希和 1908 年至敦煌千佛洞,选走古卷轴一万五千件及其他珍贵文物,他凭借深厚的汉学功底,挑选出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写卷。日本大谷光瑞也遣人至敦煌调查,购得部分古卷轴。

清末政府在伯希和告知后,收购残余古卷轴,但运送途中多有散失,到京后又遭官员窃取,存于京师图书馆(后为北平图书馆)的仅六七千卷。民国时期,美国哈佛大学考古队等前来调查,我国北大也派人参与。国内敦煌卷轴公私藏量约有九千件左右,国外则主要流散于英、法、日、俄等国博物馆或图书馆,数量超一万件。

此外,民国三十二年教育部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推动了石窟的保护与研究。众多学者对敦煌卷轴进行研究,相关文献涵盖影印、文、目录、通考、分考、杂记等类别,为敦煌学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