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
作者:于伶著
出版时间:1939.09
出版社:剧场艺术社
页数:219
于伶的《夜上海》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真实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深刻的主题,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上海社会的复杂面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夜上海》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上海,当时上海处于沦陷状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经济的萧条、社会秩序的混乱等构成了作品的时代背景。这种特殊的环境为于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促使他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上海文化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于伶作为进步剧作家,投身于这一运动中,他的创作受到时代精神的感召,旨在通过戏剧作品唤起民众的抗日意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夜上海》便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的,它承载着宣传抗日思想、鼓舞士气的使命。
该剧以梅岭春一家在上海的遭遇为主线,展现了普通家庭在战乱中的起伏命运。梅岭春原本是一个殷实的乡绅,带着家人逃到上海后,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他们面临着经济上的拮据、社会的歧视以及敌人的迫害。家庭内部也出现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如子女的婚姻问题、价值观的分歧等,但在困难面前,一家人始终努力坚守,相互扶持。
除了梅岭春一家,作品还刻画了众多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如爱国志士、汉奸、商人、艺人等。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和相互关系,展现了上海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爱国志士们积极开展抗日活动,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汉奸则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国家和民族;商人们在动荡的局势中谋求生存和利益;艺人们则用自己的表演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这些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梅岭春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他具有正直、善良、勤劳等品质。在上海的艰难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民族气节,努力支撑家庭,同时也积极参与一些抗日活动。然而,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也常常感到无奈和无力,这种内心的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丰满。
剧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如梅岭春的女儿梅珠,她勇敢追求自由和爱情,积极参与抗日宣传工作,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理想的新女性形象;汉奸钱恺之则自私、贪婪、阴险,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他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丑恶面。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相互映衬,使作品的人物群像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