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法入门 第5版


作者:游子六辑著

出版时间:1927.10

出版社:扫叶山房

页数:200

相关书籍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第4版
简易自学口琴入门 第2版
释门真孝录 第2版
犹太灯 第5版
中国诗学大纲 全1册 第2版
仇情记 全1册 第2版
印光法师嘉言录 第11版
希腊神话 神与英雄 第2版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第4版
佛乘宗要论 第2版

简介

《诗法入门》是民国时期由扫叶山房刊行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初版于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已推出第五版。全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法则与艺术规律,由武进后学玉浩于1914年冬撰序,集中体现了传统诗学的核心要义。

本书结构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聚焦诗歌创作方法论,详细解析了平仄粘对、四声调配、起承转合等基本技法,涵盖五言古体、七言律诗、乐府诗等二十余种诗体的格式规范。其中"诗粘平仄法""诗调四声法"等章节深入探讨声韵规律,"诗家四则法""诗学正源法"则从立意、炼字、情景交融等维度阐释诗歌美学。下卷精选李白、杜甫等历代名家诗作,辅以诗论点评,通过《远别离》《蜀道难》《春望》等经典案例,直观展现理论的实际运用。

全书核心主张"诗本于情",强调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力。序言指出"田父戍夫女妇莫不有情",但情感表达需遵循"合乎体"的艺术规范。在技法层面,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主张"出口须老,押韵须稳",既要追求"兴怀清远"的意境,也要注重"制存庄丽"的形式美。书中特别辨析了诗歌创作中"虚与实""活与死""轻与重"的辩证关系,提出"诗贵含蓄""意贵深远"的艺术标准,反对刻意雕琢的创作倾向。

作为民国初期重要的诗学教材,本书既继承了《诗品》《沧浪诗话》等传统诗论的精髓,又融入了新时代的编撰体例。其系统性的理论架构与经典诗作的深度解析,为研习古典诗歌提供了实用指南,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书中强调的"情志合一""法度与个性平衡"等理念,对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