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概说 第2版
作者:胡肇椿译
出版时间:1940.02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页数:81
《古玉概说》是一部深入探究中国古代玉器的专业著作。
书中开篇详细阐释了玉的定义、种类及产地。明确指出玉包含软玉和硬玉,其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软玉主要成分为石灰及酸化镁的硅酸盐,硬玉则属于辉石族。中国重要的玉产地为新疆和阗,书中详细描述了该地采玉的方法,如在河中捞玉及山中掘玉的具体情形,且通过历史资料和现代研究表明,古代及现今中国玉市多由新疆供应,陕西蓝田虽在古代有玉产出,但储量有限。
接着阐述了玉的加工方法,古代琢玉法主要依靠解玉沙,其工序繁杂,包括去皮、切割、雕琢、钻孔等步骤,且不同地区的加工工艺各具特色,北平前门外廊坊一带的琢玉工坊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加工方法传承久远,与古代各国石器及现代野蛮人的玉石施工方法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工艺的延续性。
在玉器的种类方面,涵盖了圭、璧、琮、璋等多种重要器物。圭的形制与石斧相关,其长短和形状因使用者身份地位而异,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璧在古代用途广泛,从祭祀天地到装饰佩戴皆有涉及,其形状、纹饰多样,且有谷璧、蒲璧之分;琮的起源和用途存在多种解释,其形状独特,与天地四方的观念相联系;璋则与石刀形式相似,在祭祀山川等仪式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刀剑及带饰等用的玉器,如剑柄、剑鞘处的玉饰,以及革带上的佩玉等,这些玉器在装饰和实用功能上兼具特色。同时,对附属在身体上的各种玉器,如葬玉中的含玉、玉豚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在古代丧葬文化中的意义,古人认为玉可使尸体不朽,体现了当时的宗教和文化观念。
《古玉概说》通过丰富的资料和深入的研究,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脉络、制作工艺、种类用途及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参考书籍,对考古学、历史学及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