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学原理
作者:朱佛乐编
出版时间:1936.04
出版社:上海:中华书局
页数:246
《货币学原理》由作者于四年前在北大起草,后在河南大学修订完成,旨在剖析货币理论与制度,为研究货币提供全面参考。
书中开篇阐述货币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指出货币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发展历经物品货币时代、金属货币时代和信用货币时代 。货币具有交易媒介、储存价值、转移价值等职能,在材料选择上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货币铸造方面,国家垄断铸造可避免诸多问题,同时介绍了自由铸造、限制造等分类及相关技术问题 。
本书深入探讨货币价值,详细分析货币价值的来源、与物价的关系以及变动影响 。货币价值受多种因素制约,物价与货币数量、周转速度等密切相关 。书中还介绍了物价指数的测度方法和保持货币价值安定的理论 。
对于本位制,本书讨论了复本位制、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等多种类型 。复本位制存在法定比率难以维持等问题;金本位制虽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供给不足等挑战;虚金本位制在特定时期发挥了作用;纸币本位制具有免除铸造繁琐等优点 。
在信用方面,本书阐述了信用的意义、性质、种类及其与物价的关系,同时指出了现行信用制度的矛盾和弊端 。最后,本书提出银行信用国有化的观点,并探讨了其可行性和优势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货币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制度,为深入研究货币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