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要义
作者:柳诒征著
出版时间:1948.02
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
页数:239
《国史要义》由柳诒徵所著,是一部系统阐述国史相关要义的学术著作。本书旨在深入探究中国历史的根源、发展规律以及史学的重要意义,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刻的历史认知。
书中从史原开始讲起 ,追溯历史起源,指出史官制度自黄帝时期已现雏形,其职责与政治紧密相连,且古代典籍与历史传承关系密切。例如,《春秋》作为重要史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褒贬之义。
在史权方面,强调中国史家如南董般具有直笔的权威,史官在记录历史时坚守职责,其权力对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像春秋时期,史官对重大事件的记录就体现了这种权威性。
史统部分讨论了正史的定义和历代对正统的争论 。不同朝代对正史的界定标准不一,关于正统的争议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观念。例如,三国时期魏、蜀、吴正统之争,体现了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史学观点。
史联阐述了史书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强调历史记载应相互关联,以呈现完整的历史脉络。通过对纪传体史书的分析,展示了本纪、世家、列传等之间的互补关系,使读者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多面性。
史德着重论述史家的道德准则 ,要求史家对历史秉持存疑态度,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这有助于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让后人能准确了解过去。
此外,史识探讨了史学研究的方法和对历史的见解 ;史义剖析了历史蕴含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意义;史例介绍了史书的编纂体例和凡例;史衡阐述了史家的权衡之道;史化则分析了历史与文化的相互影响。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对国史要义的全面解读,为历史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