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纲
作者:周伯棣编译;吉田虎雄著
出版时间:1934.09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页数:258
《中国货币史纲》由周伯棣编译,1934年9月由中华书局印行。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货币的发展脉络,从起源至民国时期,深入剖析货币演变及其背后的经济社会因素。
在古代部分,书中介绍了货币从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情况,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及五季、宋、元明、清等朝代,各时期货币在材质、形制、使用等方面均有不同。如先秦时,货币形式多样,有布、刀、贝等;秦汉统一货币,半两钱、五铢钱先后登场;唐代开元通宝影响深远 。
进入现代,书中详细阐述了银元、银角、铜元、制钱、纸币等各类货币的发展状况。银元种类丰富,外国银元曾大量流入,国内自铸银元不断发展;银角作为辅币,其种类、成色、流通情况复杂;铜元在清末出现以弥补制钱不足,但存在滥铸问题;制钱在晚清逐渐衰落;纸币在清代开始发展,历经波折,到民国时期各类银行发行的纸币广泛流通 。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币制改革问题,包括清末、民国时期的改革计划,如精琦氏的金本位方案、甘末尔氏的金本位计划等,分析了这些计划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书为研究中国货币发展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参考,有助于读者理解货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