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批孟子
作者:胡敏校
出版时间:1938.12
出版社:广益书局
页数:278
《苏批孟子》是一部以苏洵(号老泉)批注为基础,由清代学者赵大浣(字锦江)增补而成的《孟子》研究著作。全书以苏洵批点为蓝本,结合历代儒者论述及赵氏个人见解,系统解析《孟子》的文学笔法与思想精髓。书中收录何朝彦、彭德辉、朱帷公等多篇序言,从不同角度阐释孟子思想的价值与时代意义,强调其“崇正道、辟异端”的核心精神,以及“仁政”“推恩”“与民同乐”等治国理念的现实指导作用。
何朝彦序言着重探讨孟子文章的章法结构,指出其“纵擒开合”的论辩艺术,认为苏洵批点揭示了孟子“熔铸百家”的笔势之妙。彭德辉序文提及校订过程中恢复苏批原貌的考据工作,并新增《孟子年谱》以助知人论世。朱帷公序言则将孟子思想与时代危机结合,提出“半部孟子可医今病”的鲜明观点,强调读经救国的现实意义。
正文部分以对话体呈现孟子与梁惠王、齐宣王等诸侯的经典论辩,通过苏赵二人的批注,逐章剖析孟子“以仁义格君心之利”的劝谏策略。批语着重分析文章起承转合的逻辑脉络,揭示“引君当道”的进谏技巧,如《梁惠王》章以“何必曰利”截断功利之问,《齐桓晋文之事》章通过“以羊易牛”引导仁心推扩。书中特别关注孟子“虚实相生”的论说艺术,既有“制民之产”的具体方案,亦含“保民而王”的哲学思辨。
此书不仅是对《孟子》文学价值的深度挖掘,更通过批注形式构建起从文本细读到经世致用的阐释体系。诸序言与批点共同彰显了清代学者“因文见道”的学术追求,以及将经典智慧融入现实关怀的治学精神,为理解孟子思想提供了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