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土地制度
作者:王恒编著
出版时间:1947.10
出版社:正中书局
页数:79
《汉代土地制度》围绕汉代土地相关情况展开深入探讨。在土地制度基础层面,土地私有在汉代已然确立,其获取主要通过买卖,这使得土地兼并渐趋严重,分配不均问题凸显,无论是王侯还是官员,都存在私占土地的情况,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土地流转过程中,买卖与继承是主要的移转形式,且有相应法律规范,如刻石见证土地交易,但实际操作仍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土地价格受地理、收成、劳动力等因素左右,不同区域价格差异明显。
农业生产方面,虽有水利建设与技术改进带来的产量提升,但生产效率仍有待提高,土地闲置现象也时有发生。劳动力构成复杂,自耕农饱受赋税徭役重压,佃农遭受地主剥削,奴隶地位低下,完全受控于主人。
土地改革进程中,董仲舒的限田思想、王莽的井田制尝试都体现了对土地问题的关注,但均未能有效施行。此外,移民政策被用于调节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推动边疆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