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雪斋文集
作者:赵孟頫
出版时间:
出版社:
页数:510
《松雪斋文集》,即《松雪斋集》,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文集,松雪斋是赵孟頫的书斋名,他又号松雪道人。该书成书时间不详,应当是清前期,国图将清德堂版《松雪斋集》列为古籍善本,暨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套清德堂版还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别集-元别集类》收入此书,其包含松雪斋集十卷、附赵公行状、松雪斋外集一卷 ,为清德堂刻本,十行十九字,黑口左右双边,封面题“赵子昂松雪斋全集” 。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宋亡后闲居乡里发愤读书,后被举荐入仕,历仕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他是元代初期极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元史》称其“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绘画方面也成就颇高,山水、木石、花竹、人马等皆精致,可谓诸科皆佳。
赵孟頫的文学理论与元初文坛倡导宗唐得古的复古主张合拍,他主张文学创作应以尊古为上。其诗文成就颇高,诗作寄兴蕴藉、平和温厚,语词清邃隽秀,纡曲沉稳,既得魏晋古诗的精神,又具唐诗的风韵,近体诗中七律成就最为突出;散文作品注重实用功能和审美效应,行文平易晓畅,从容大度,序、跋、记写得最有特色。
这部文集内容丰富,一方面表现出他的交游情况,他交往的人员包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书画家等,留下了大量题画诗;另一方面反映出他在出仕与隐居之间的深刻矛盾,诗文中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出仕元朝的自我辩解;此外,还体现出他对战争与民生的关注,如《赵村道中》描写战争创伤,《岳鄂王墓》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叹,《程子充运副之杭州》叙述民生艰难等。
赵孟頫生前将自己的诗文辑成《松雪斋诗文集》若干卷并请戴表元作序,但未刊行。他去世后,其子赵雍请湖州总管何贞立为文稿作序,沈伯玉据赵雍所藏诗文稿整理为《松雪斋集》,并增加《外集》,又兼收赵孟頫行状、谥文一卷及编成《目录》一卷,合为十二卷,这是最初刻本。此后沈氏刊本多有翻刻,直到清康熙五十二年,曹培廉又进行了校正讹缺、广辑他书及石刻所载等整理工作,形成了新的版本。这部文集是研究赵孟頫及元代文学、艺术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