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艺舟双辑
出版时间:1916
出版社:上海广艺书局
页数:144
《广艺舟双楫》是清代著名学者康有为的重要书法理论著作,全书共分六卷,系统阐述了他的书法艺术观和变革思想。该书最早由上海广艺书局于民国五年(1916年)刊行。
全书以"原书"开篇,探讨文字的起源与演变,提出"天地江河无日不变"的观点,认为书法艺术也必然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康有为特别推崇汉代书法,认为"书莫盛于汉",因其"气体之高"且"变制最多"。
在"体变"篇中,康有为详细分析了从秦汉到明清书法风格的演变过程,指出"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对六朝碑刻给予高度评价。他批评唐代书法"骨存肉削",宋代书法"偏斜拖沓",明代书法"姿媚多而刚健少"。
"说分"篇专门讨论篆书艺术,以李斯为宗,推崇石鼓文为"书家第一法则"。康有为提出学习篆书要"以李斯为宗",同时也要汲取钟鼎文的营养,创造新理。
全书最后以"购碑"作结,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碑刻目录,包括汉代至隋代的代表性碑刻,为研究书法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艺舟双楫》集中体现了康有为"尊碑抑帖"的书法主张,对清代碑学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