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戏曲史


作者:卢前著

出版时间:193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107

相关书籍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 二集
北史识小录 卷14
南史识小录 卷3-5
元明清曲选
宋元戏曲史 文艺丛刻 甲集
宋元戏曲史 文艺丛刻 甲集
晚清戏曲小说目
宋元戏曲史

简介

《明清戏曲史》系统梳理了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脉络,为读者呈现了这一时期戏曲领域的繁荣景象与变革历程。

在明清剧作家方面,众多才华横溢的创作者活跃于不同时期与地域。如明代的汤显祖、沈璟,清代的洪昇、孔尚任等,他们来自江浙、安徽、山东等地,创作了大量各具特色的戏曲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涵盖历史故事、爱情传奇、社会百态等诸多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内容宝库。

戏曲体裁上,传奇有着独特的结构与格律规范。其以正生或正旦开场,通过严谨的宫调、曲牌组合来构建剧情与音乐体系,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皆遵循一定的格式,不同的宫调曲牌在情感表达、剧情推进上各有作用,形成了复杂而有序的艺术架构。

杂剧在明清虽渐趋衰落,但仍有王九思、康海等剧作家坚守,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杂剧的传统特色,同时融入时代元素,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如王九思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性与艺术表现力。

短剧在明清也流行一时,以其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像徐渭、尤侗等剧作家创作的短剧,情节紧凑、冲突鲜明,往往能在短小的篇幅内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或传达人生哲理,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戏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戏曲的声腔演变,如昆曲的典雅精致、花部的兴起与发展,花部中的二黄、梆子等声腔从地方逐渐走向全国,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特点受到广大民众喜爱,对戏曲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戏曲艺术在民间的广泛普及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