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商榷
作者:(清)王鸣盛撰
出版时间:1937
出版社:北京:中国书店
页数:1158.0
《十七史商榷》是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的史学巨著。
王鸣盛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在深厚的学术积累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下完成此书。其内容聚焦于《史记》至《五代史》这十七部正史,对其中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考证史实方面,他广泛查阅各类典籍,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要素进行细致梳理与比对。例如,对于重大战役的发生时间、各方兵力部署,以及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官职任免等细节,都依据可靠史料进行精确考订,纠正了以往史书中存在的大量错误与模糊之处。
在典章制度的研究上,王鸣盛深入剖析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演变。从汉代的察举制、唐代的科举制,到各朝的官制、兵制、田赋制度等,他详细阐述其起源、发展、变革的脉络,揭示制度背后的政治、社会因素,以及对当时及后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清晰把握不同朝代制度的特点与传承关系。
在史学评论方面,王鸣盛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历代史家的史学观点、编纂方法进行评价。他既肯定史家的卓越贡献,也指出其不足之处,为后人研究史学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十七史商榷》以其详实的考证、深刻的分析,在史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它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推动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