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


作者:梁思成,刘敦桢编著

出版时间:1933

出版社:中国营造学社

页数:168.0

相关书籍

苏州古建筑调查记
国立中央博物馆建筑委员会建筑图案审查委员会报告
南京博物院集刊之一 南京附近考古报告 江宁湖熟史前遗址调查记
六朝陵墓调查报告
南京附近考古报告 1 江宁湖熟史前遗址调查记 2 邓府山古残墓清理记
陕西调查古迹报告
北京文物保存保管状态之调查报告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第1册
广西凌云猺人调查报告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第1、2册

简介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由刘敦桢、梁思成撰写,是一部对大同古建筑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的重要著作。

书中详细记录了大同华严寺、善化寺等多处古建筑的调查成果。华严寺大雄宝殿面阔九间,其斗拱、梁架结构独特,用材及比例反映出特定时代的建筑特征,如材高与厚的比例、斗拱各部件的尺寸等,部分做法与宋《营造法式》有异同,展现了金代建筑受唐代遗风及地域文化影响的痕迹。薄伽教藏殿以精美的壁藏和天宫楼闻名,斗拱形式多样且比例精妙,在建筑构造和装饰艺术上达到很高水准,是研究古代建筑小木作的珍贵实例。

善化寺大雄宝殿、三圣殿等建筑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大雄宝殿的斗拱配置复杂,不同位置的斗拱在出跳、构件组合等方面各具特色,梁架结构稳固且遵循一定法式,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三圣殿在平面布局上较为特殊,斗拱的昂式、跳数等与其他建筑相比有独特之处,对研究建筑演变有重要意义。

此外,报告还涵盖了大同东门、南门、西门城楼及普贤阁、海会殿等建筑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历史沿革、建筑结构、风格特点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古建筑的详细测绘、分析与比较,如对各建筑的面阔与进深比例、斗拱样式及比例、梁架结构等进行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了大同古建筑从辽金到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风格演变及其与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承关系,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