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察史略
作者:徐式圭著
出版时间:1937
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
页数:148.0
《中国监察史略》由徐式圭著,1937年5月由中华书局印行。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监察制度的发展脉络,对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书中开篇探讨了未有监察以前的官吏状态,指出古代推行人治和政教政治,随着官职增多,监察制度自然产生 。接着阐述了监察名称的沿革,从周秦时的相关官职到明清时期的都察院,名称历经多次变更 。
书中按朝代顺序详细介绍了各时期监察制度的发展情况。秦朝是监察的雏形时代,设立御史,负责监察事务;汉朝监察制度逐渐形成,有御史大夫制和中丞制,还设有多种御史官职,同时监御史、部刺史和州牧的职能不断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监察制度各自为政且互有差异 。唐朝时监察制度达到全盛,御史台组织完备,分为两台三院,台臣的选拔和职责有明确规定,地方监察制度也较为完善 。五代时期监察制度有所没落,宋朝则使其复兴,设立虚设的御史大夫,御史台与谏官的职责分工发生变化 。辽金模仿唐宋制度建立监察体系,元朝监察制度有独特之处,如设立御史行台等 。明清时期,都察院成为主要监察机构,科道合一,对官员的监察更加严格 。民国时期,设立不同监察机构,监察院在国民政府成立后发挥重要作用 。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谏议大夫、司隶校尉等相关官职以及封驳诏书等制度,为读者全面呈现了中国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