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作者:潘光旦著

出版时间:1941.09

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数:292

相关书籍

屏山文史资料 第1辑 解放屏山专辑之一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的解析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单刊甲种之十四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下
高血压病的中医理论和治疗
三门峡漕运遗迹 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一
中国收继婚之史的研究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 考古学专刊 丁种第十号 上村岭虢国墓地 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三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八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上下
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 第2卷
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 第1卷

简介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由潘光旦著,是一部探究中国伶人行业多方面特征的学术著作。

在研究范畴上,其突破以往局限,从人才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切入。时间跨度上,上溯古代,下至民国二十二年左右,全面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伶人的状况。地域方面涵盖中国主要戏曲发展区域,如北京、扬州、安徽等地,详细分析各地伶人的特点与联系。

内容上,首先界定伶人作为特殊人才的概念,通过与西方类似研究对比,如引用高尔顿等西方学者对人才遗传的研究成果,凸显中国伶人研究的独特价值。接着深入剖析近代以前伶人的发展脉络,从官史记载中挖掘如唐代宫廷伶人等信息,梳理出从汉至清各朝代伶人的活动轨迹、角色演变及社会地位变化,像宋代民间戏曲兴起后伶人身份的多元化等情况。

在近代伶人研究中,重点关注其分布规律,地理分布上揭示出某些地区如安徽、北京等地成为伶人集中涌现的中心,这与当地文化氛围、经济发展及戏曲传承环境密切相关;血缘分布方面,通过详细梳理程长庚、梅兰芳等众多伶人家系,发现家族传承在伶人技艺传承和职业发展中作用显著,不少家族数代从事戏曲行业且在特定角色领域形成优势传承;阶层分布层面,展现了伶人出身于工、商、仕宦等不同阶层的情况,以及各阶层背景对其演艺生涯的影响,如商人阶层的经济支持和社会资源对伶人发展的助力等。

本书综合运用大量历史文献、戏曲资料及社会调查,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分析总结,为中国戏曲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学术发展,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伶人行业的发展演变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